| 5 min read

随着2022年四五月份,新冠疫情先后在几个地方进行规模性扩散。尤其上海,北京,天津这几个大的城市。从而引发了整体经济持续下行,失业率远超预期。最近在家,也写点个人看法。

2012 年博客的逐渐衰亡

十年前,微博还是一个相对自由可控的言论平台。而诸如韩寒,大眼,黄健翔等人都还保持着博客的习惯。那个时候,他们会对社会现象进行强烈的抨击,虽不指名道姓,但明显对于政府部分方法抱有严重的意见。

可以简单罗列一些考古

《有个文工团》 - 批评举国体育现象,建议多修体育场

奇怪的使命- 批评什邡市环境污染

要自由 - 呼吁放开文化新闻管制

13年总理任期到了的时候,温总理说道:

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,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,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,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,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,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,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。

很不幸,这十年过去了,上述文章都看不了。甚至温总理的文章也看不到了。

可见,年轻人压力,已经连写写文章吐槽的地方都没有了。甚至连老年人都不让写了。

不爱国 vs 爱国

如今年轻人很大压力来源于标签对立。这个最要演化便是战狼后,爱国 vs 不爱国。似乎说《战狼》不好看就会被人说是不爱国的表现。要是点赞下马老师的言论,评论几就是不爱国,爱资本主义。最为激烈的无疑就是用 IPhone,不用华为,一大群人过来围观,说是走资派。于是乎,很多年轻人的压力不单单在工作,在说话上需要谨慎思考,是不是我这句话不爱国了,又或者这句话我是不是走资了。渐渐的,思考太多了,压力自然就大了。

年轻人创作时,害怕眼睛画小了,被别人盯上。害怕红色的太阳,害怕密布的白星星。害怕黄色的垃圾桶,因为一不小心,就容易触发部分人的敏感神经。所以艺术上,创作的自由远远不如爱国的标签来的收益巨大。毕竟没有人愿意和钱作对,走不走心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表达了形式上的爱国,哪里有不爱国,我就去批评创作,哪里有资本主义恶魔,我就写字绘图大肆渲染。

我们的年轻人便发现了如何减轻压力的妙法。

家长领导的 babyCare

今天加班或者不加班,这是个问题。

今天领导加班或者不加班,这是领导的问题;

要是不加班,领导加班,这个是不是我的问题?

年轻人每天都在思考这三个问题,想着想着压力自然大了。

要是领导再给你来几句,为了你成长?为了你发展?为了你进步?

为了三连,完全就要年轻人活成他们的模样。而且你仔细想,这个国家也是。

你要是说年轻人抵抗力强,他跟你说你家老人需要保护。

你要说你失业了要挣钱,他给你说灵活就业多好。

你发现年轻人的述求,在上级部门总有话术巧妙的答复。随着年轻人步入社会,包括各种管理模式的接触,我们都知道复盘和量化是什么,而我们部门从来都是一堆形容词,不给具体数据。比如

问疫情何时结束;

答趋势可控;

问经济为何差?

答稳重向好;

问国外疫情防控;

答中国特色;

跨过70-90,这一代人不怀旧,但却又怀旧。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强调 实事求是,科学发展。而现在似乎总是围绕什么的。

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成长起来,自然会带着成长的印记。所以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,下一代的 babycare 似乎也只有下一代人才知道。

我想领导看了这个问题会回答什么?

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,严峻反腐的疫情面前,年轻人存在困难是不可避免,但是我们需要抗住压力,保持定力,坚定毅力;我们这一代要不怕压力,敢于面对压力,这样才能把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好。

其实年轻人,哪有那么多宏观分析,毕竟一亩三分地,我连自己家都建设不好了,怎么建设大家。

You Can Speak "Hi" to Me in Those Ways